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详情

耕耘戈壁,坚守初心,筑核人里的“老黄牛”

时间: 2020-08-24 来源: 甘肃分公司 作者: 聂宁

有这么一个筑核人,总是默默无闻,对待工作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常年全身心投入施工一线,已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了40年,就像一头老黄牛——他就是中核华辰四0四项目部副总经理周永强。

周永强同志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核工业系统从事一线施工工作,先后从事普工、工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支部书记等岗位,经验丰富,对施工现场每道工序、每个节点都了如指掌。多年来,他充分发扬核工业“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于年轻人从不吝啬,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少走弯道,早日成才。他总是说“年轻人要能沉下心来,要多学多问,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问、不学”。与他接触过的年轻人对他是又敬又爱又怕,敬的是他的为人与作风,爱的是他的絮叨和关怀,怕的是他对工作的严谨和要求。40年来经他培养的优秀骨干力量已经在公司各个岗位发光发热,他带领团队获得了多个省部级奖励、直接参与建设的项目总造价超过30亿元......

满身的荣耀和功绩并没有让周永强停步不前,反而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动力。2019年5月,因公司发展需要,周永强被抽调至中核华辰四0四项目部,在知命之年踏上这片戈壁荒滩,负责项目部一线施工建设。初到时,他的眼中没有别人的恐慌和落寞,更多的是久别重逢的柔情和大干一场的豪情,因为这里不仅是他新的战场,也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作为核二代的他,55年前就出生在这里,如今他又重新回到了这里,踏上了这片父亲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他要用50年前父辈们战天斗地般的豪情和自己40年的施工经验来回报这片故土。

对故土深沉的爱转化成了他对工程质量的执着,从前期策划到后期筏板浇筑,每一项工作他都精打细算,冲在第一线,在会议室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在现场解决,把每道工序都做到万无一失,将工程建成“百年工程”“精品工程”是他的初心,任何一处“不合规”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拔不快。在现场的一次巡查中,他发现用于连接钢筋的“剥肋辊轧制螺纹钢筋接头”没有达到连接后外露2-3个丝扣的标准要求,立即叫来现场质量负责人进行重新检验,并在生产会上进行通报,同时安排人员与供货商联系更换。他对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为公司赢得了口碑。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就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多年来的一线工作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安全对施工现场意味着什么。安全,在他心中已成为一个不可触碰的底线,谁都不行。面对安全违规,他就是黑脸的包公。

在一次现场巡查过程,某劳务负责人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被周永强发现后,当众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开出违规作业通知单。但事后周永强同志又找到该负责人,温和地说:“当众批评你不是小题大作,也不是为了让你下不了台,更不是我乱发淫威,确确实实是安全无小事,如果当时刚好有个重物滑落砸到你头上,那将会付出血的代价,甚至于生命。有多少事故是因为所谓的“小事”“无所谓”引起的,今天让你当众出汗是为了让你及你的队伍今后不流血”。听过周永强的话,该负责人惭愧的低下了头,并表示今后一定严格按照劳保用品的穿戴标准要求自己和自己的队伍。

2020年5月中旬,因超强度工作,周永强同志身体健康状况多次亮起红灯,但面对重大节点不延后的要求,他没有给自找休息的借口,而是迅速组织施工队、技术、安全、质保等部门骨干人员开会研究,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倒班,亲自奋战在施工一线,经过不懈努力,提前完成业主要求的时间节点,得到了业主的好评,但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也让住进了医院。可即使是在病床上,他也闲不住,时刻关注工作群里的动态,并及时的对工作群里发出的通知和问题进行回复、讨论。为此,医生曾多次批评,并对他发出了没收手机的警告。在经过一周的治疗后,他便匆匆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后继续在家中静养”的医嘱随着离开医院的那一刻便被他抛到脑后,第二天便出现在了项目现场上,继续了开启“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

这就是周永强,一个视工地如家,40年默默耕耘在核工业建设一线的“老黄牛”。